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分享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查看全文 >>
      

2017年6月1日至6月2日,省教育厅周荣厅长在出席师宗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省级反馈会时,对我省克期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县级人民政府一定要依法履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按期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任务。二是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布局滞后、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存在大班额、择校等现象,社会反映强烈。当前,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控辍保学等工作将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难点工作。三是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政策、目的和意义,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教育的强大合力。四是立行立改,确保45个县在今年底前通过国家督导检查。市、县两级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找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强化职责,切实整改,限期整改到位,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周荣厅长在反馈会上还对督导评估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师宗县按照督导评估组的要求切实抓紧整改,确保年底通过国家督导检查。

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世禹、市教育局长李才永、师宗县委书记龚加武、县长陈文波出席反馈会。

周荣厅长在师宗县期间,先后到县职业技术学校、新师宗二中、雄壁中学、小哨完小等四所学校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职业教育工作。

...
发布日期:2017 年 06 月 07 日   
查看全文 >>
      

备受关注的《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近日出炉,《规划》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

《规划》勾勒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蓝图: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基本建成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以上;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基本建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其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90%左右。

《规划》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有效供给;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教育发展新机制;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增强教育发展新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依法治教,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

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规划》提出,实施 “一村一幼”建设,确保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村级幼儿园,现有村小附设学前班全部改建为村级幼儿园。到2020年,每县至少创建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有较大增长。同时,加快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民族地区学前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0%、75%。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

为实现到2020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规划》提出,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加快改扩建新建学生宿舍、食堂,实现 “一人一床位”,消除 “大通铺”现象,满足室内就餐需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覆盖。到2020年,努力实现所有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大体相当;所有学校基本实现教育装备标准化和管理信息化。

力争全省一级完中数量达160所

为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普通高中建设工程,通过新建、整合、改扩建、置换和扶持优质民办高中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建立省一级完中定期复审认定机制,打破 “终身制”,力争全省一级完中数量达到160所。

此外,开展特色高中创建工作。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等多种模式,与中等职业学校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引导民办普通高中走特色发展道路,提高办学质量。坚持试点先行,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到2020年,支持100个左右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项目。同时,深入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将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推进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推进17个区域职业教育园区 (中心)建设,形成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南、滇西、滇西北6个区域职业教育园区,统筹管理和调配区域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 此外,还将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完善经费稳定投入长效机制,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我省将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大学 “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区域内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一流建设之路。同时,推动国门大学建设,加强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高校和特色骨干民办高职院校建设,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努力提高学位授权点的层次和数量,支持民办本科高校申办硕士学位授予点。力争省部共建学校达7所左右。此外,还将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教学情况公示制度、毕业生去向跟踪调查机制、高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高校的监督管理,形成教育质量督查与问责的长效机制。

在特殊教育方面,在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21个人口超过30万未建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区规划建设范围明确、功能定位清晰、办学条件达标的特殊教育学校。为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提供包括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确保困境儿童不失学。

在继续教育方面,将推进新型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搭建终身学习 “立交桥”,完善学习者学分积累、转换与认证制度,实现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

建立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力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规划》提出,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探索基于统一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 “立交桥”。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统筹招生制度和统一招生平台,中职学校推行 “考试入学”和 “注册入学”方式,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也可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高职院校招生考试与普通本科高校相对分开,实施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录取方式。


...
发布日期:2017 年 06 月 01 日   
查看全文 >>
      

5月15日至16日,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名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在玉溪第一小学举行。会议围绕玉溪第一小学校长杨琼英、北京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校长林启福等三位全国领航校长的教育思想,展开深入研讨。

此次研讨会可谓是一场校长的盛会。除了领航班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基地的导师、7位全国领航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学校校长参加研讨外,云南省“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项目参训校长以及“中国好老师”玉溪基地校和项目校的校长也参加了研讨、学习。

> 杨琼英校长分享心路历程

研讨会上,杨琼英校长介绍由她和她的团队提出并践行的“童心教育”理念,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2009年,由杨琼英带领的玉溪一小开始提出创建“童心文化”,倡导“小学教育应该根植于儿童自己的世界,走进儿童内在的心灵,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从精神层面去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让他们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此理念引领下,玉溪一小构建起了由“童心课程”“童真作业”“童趣评价”等组成的“童心教育”体系,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使玉溪一小这所百年老校对区域教育、素质教育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只要能认真继承前辈伟大教育家的优良传统,让自己在历练中坚守初心,在实践中思考未来,在传承中坚守创新,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的理想,总有一天会实现。”杨琼英表示,自己一直坚守着成为教育家型校长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

经过云南省“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持续培养,并在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训项目助推之下,杨琼英身上已具备显著的“教育家型校长”特质。

“具有强烈的教育情怀,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文化体系,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教育实践体系,这是评价一位校长是否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基本特质。”领航班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国睿说,从杨琼英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来看,她已具备这些特质。

领航班导师、江苏省知名校长薛法根在实地考察玉溪一小后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反映了一位校长对教育的设计与思考,是校长教育思想的映射。通过参观玉溪一小,我们看到“童心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落实到了具体的儿童身上,让我们看到了“童心教育”的表情。

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严华银在研讨会上充分肯定了玉溪一小“童心教育”的探索。他指出,教育家型校长在提出先进的教育思想后,还要有超强的执行力,将教育思想落实、落细。而教育思想,则体现着一位校长的人文情怀、教育情怀和家国情怀。

此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基地和云南省教育厅主办,旨在进一步发挥领航校长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调研员黄贵珍出席研讨会并作小结,教育部校长国培项目办公室、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玉溪市和红塔区教育局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研讨会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还将带领7位全国领航校长前往怒江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
发布日期:2017 年 05 月 19 日   
查看全文 >>
      

2017年5月12日20时左右,新型“蠕虫”式勒索软件爆发。目前已有7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台电脑遭该勒索软件攻击。英国各家医院的电脑系统5月12日开始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而瘫痪,导致预约取消、电话断线、患者无法看病。

根据网络安全机构通报,这是不法分子利用NSA黑客武器库泄漏的“永恒之蓝”发起的病毒攻击事件。“永恒之蓝”会扫描开放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机器,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只要开机上网,不法分子就能在电脑和服务器中植入勒索软件、远程控制木马、虚拟货币挖矿机等恶意程序。

由于以前国内多次爆发利用445端口传播的蠕虫,运营商对个人用户已封掉445端口,但是教育网并没有此限制,仍然存在大量暴露445端口的机器。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国内平均每天有5000多台机器遭到NSA“永恒之蓝”黑客武器的远程攻击,教育网是受攻击的重灾区。

当系统被该勒索软件入侵后,弹出勒索对话框:

该勒索软件是一个名称为“wannacry”的新家族,一旦运行会对所有系统文件进行加密,目前无法解密该勒索软件加密的文件。

预防措施

1、未升级操作系统的处理方式(不推荐,仅能临时缓解):启用并打开“Windows防火墙”,进入“高级设置”,在入站规则里禁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相关规则。关闭445、135、137、138、139端口,关闭网络共享。

2、升级操作系统的处理方式(推荐):建议广大用户使用自动更新升级到Windows的最新版本。目前微软已发布补丁MS17-010修复了“永恒之蓝”攻击的系统漏洞,请尽快为电脑安装此补丁,网址为:https://technet.microsoft.com/zh-cn/library/security/MS17-010

3、蠕虫勒索软件免疫工具(WannaCry,帮助用户配置防火墙,关闭端口,下载并安装补丁的一站式工具)http://www.antiy.com/response/wannacry/Vaccine_for_wannacry.zip

4、要保证计算机在开机前首先拔除网线、断开网络链接。开机后,保证在断网状态下更新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补丁,推荐使用360相关工具开展安全防护:

(1)360公司免疫工具下载链接:http://b.360.cn/other/onionwormimmune

(2)360公司专杀工具下载链接:http://b.360.cn/other/onionwormkiller

(3)360公司勒索蠕虫病毒文件恢复工具下载链接:https://dl.360safe.com/recovery/RansomRecovery.exe(注:这个工具是基于磁盘恢复的原理,不是解密文件,所以不能保证100%的恢复)

5、勤做重要文件非本地备份,尽快(今后定期)备份自己电脑中的重要文件资料到移动硬盘/U盘/网盘上。

6、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就在身边,要时刻提防”:不明链接不要点击,不明文件不要下载……

7、Win7、Win8、Win10的处理流程:

(1)打开控制面板

(2)勾选启用Windows防火墙并确定。

(3)点击高级设置。

(4)添加入站规则,新建规则。

(5)选择端口。

(6)特定本地端口输入445,点击下一步。

(7)选择阻止链接。

(8)勾选全部,点击下一步。

(9)输入端口的名称,点击完成。

到此,防火墙445端口的阻止设置就完成了。


其他未尽事项请参照附件:360针对“永恒之蓝”攻击紧急处置手册


...
发布日期:2017 年 05 月 15 日   
查看全文 >>
      

5月9日上午,由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省工信委、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中华职教社等6部门共同举办的2017年云南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在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省政府副省长高峰、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松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王岭、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张增利等出席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全省部分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省属中职学校负责人及师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今年的职教活动周将围绕“共筑职教梦 喜迎十九大”主题展开系列活动,全省各地和职业院校将紧扣职教活动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开设网络平台,举办职教成果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考察学校,举行座谈会、报告会,征询本地区职教改革发展意见;邀请中小学生、家长和社区群众进校,观摩教学、观摩实训室、专业教室,亲身体验和感受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及教学特点;邀请优秀中、高职毕业生回校传授求学、就业、创业之路,激励和引导学生打牢文化基础,掌握专业技能,正确择业和创业;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开展招生、就业咨询,介绍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情况和国家、云南省职业教育免学费及资助学生惠民政策;组织学生进社区、进街道、进工厂、进乡村,开展为民便民服务活动。

启动仪式上李松林副书记强调:各地各学校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弘扬工匠精神。宣传国家、云南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决策部署、改革发展成果和职业教育在扶贫攻坚战略中的“金钥匙”作用,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和家长认知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的地位和重大作用。大力宣传国家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提升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引导初、高中毕业生根据自身实际理性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扩大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

2017年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共设40个赛项,参赛学校63所,其中本科院校27所,高职高专院校36所,参加人数达3000多人。在大赛闭幕仪式上,参会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发了优秀组织奖、特别贡献奖、校企合作示范企业等多个奖项。高峰副省长还为各赛项一等奖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证书。

省招生考试院、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省高校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在启动仪式上通报职业院校招生政策,解读职业教育助学政策,介绍职教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情况。部分企业代表和大赛评委讲话并进行赛项点评。


...
发布日期:2017 年 05 月 11 日   
查看全文 >>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据了解,2017年计划安排将继续促进公平,维护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实现“五个确保”:确保各地高考录取率不降低,确保省际高考录取率差距进一步缩小,确保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确保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本科招生总规模和投放到各省份的招生计划总量不降低,确保实现国家年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宏观管理目标。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2017年,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共安排28.7万人,其中本科16.7万人、专科12万人,主要由公办高校承担。适度扩大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三个专项计划,其中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规模安排6.3万人、地方专项计划招生规模原则上比2016年增加10%以上、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规模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各项要求,组织有关高校足额落实上述招生计划。从2017年起,各地、各部门所属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与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分列下达。

《通知》要求统筹做好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十三五”期间,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重点建设高校要统筹做好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原则上不得减少本科招生计划。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行使好普通高职(专科)招生计划审批和管理权,充分考虑办学条件和考生入学机会,合理确定本地、本部门2017年高职(专科)招生总量和所属高校分校招生计划,保证高职(专科)教育质量。

为加强规范管理,《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核定的本科招生计划和报教育部备案的高职(专科)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招生;对招生办学行为不规范和办学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校,主管部门要坚决调减招生规模,情况严重的要暂停招生;未经教育部和军队有关部门批准,任何军事院校不得面向地方招收无军籍学生开展普通或成人高等教育;加强对普通高校举办预科班的管理,未经教育部批准,高校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预科班等。

《通知》下发后,教育部将加强对各地招生录取工作的实地督查,确保2017年预期政策目标顺利实现。


...
发布日期:2017 年 05 月 11 日   
查看全文 >>
      

人民网北京5月4日电(孙竞)教育部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表示,要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落实各方的职责,同时不能因噎废食,要为学校松绑。

王大泉指出,近年来学校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安全教育与预防应对机制不够全面和科学,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处置机制不够系统,各方责任不够明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往往承担了过重的甚至不应承担的安全责任等。部分学校由于安全压力过大,已经影响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体育课中有风险的教学项目,减少了校外活动。《意见》提出,要构建多元化的事故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分担、化解学校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

据介绍,《意见》从五个方面就推进学校安全风险预防体系建设进行了规定。一是健全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将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二是完善有关学校安全的国家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尽快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三是探索建立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在此区域内禁止设立上网服务、娱乐、彩票专营等营业场所等;四是健全学校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制度,制定区域性学校安全风险清单;五是探索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专业服务机制,培育专业化社会组织为学校提供安全风险防控服务。

针对近期个别地方发生且受到普遍关注的学生欺凌、暴力问题,《意见》也将构建防控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有效机制纳入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的整体范畴,要求设立学生求助电话和联系人,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和制止欺凌、暴力行为。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网络管理部门发现通过网络传播的欺凌或者校园暴力事件,要及时予以管控并通报相关部门。


...
发布日期:2017 年 05 月 09 日   
查看全文 >>
      

从省招考院获悉,今年云南省对高考录取批次进行调整和优化:二本批次与三本批次合并,调整后的批次设置情况为:提前本科、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自主招生、一本、一本预科、二本、二本预科、提前专科、高职专科、高中中专等批次。

批次合并后的志愿设置等情况,省招生考试院将在填报志愿前及时向社会公布。

据悉,2015年,我省进行了专科批次合并,专科批次合并后,提高了考生志愿满足率和高校招生计划完成率。目前,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的要求,借鉴其他省份改革做法,结合实际,我省在高考招生中稳步推进批次合并改革。


...
发布日期:2017 年 05 月 03 日   
查看全文 >>
      

4月24日,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是时隔15年之后,教育部又一次专门召开有关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全国性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努力办好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指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继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普及更高阶段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相对“稀缺性”、供求矛盾和其承上启下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的地位使命决定的。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发展,是中国梦的教育篇,对于应对国际竞争和未来挑战,对于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于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陈宝生强调,要牢牢把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普及攻坚的目标任务措施,努力形成布局结构合理、学校多样特色、条件保障有力的高中教育体系,推动高中阶段教育迈上新台阶。一是抓理念创新。要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推进普及攻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着力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创新性,决不能把老师变成分数统计师,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产品。二是抓资源配置。国家层面要继续实施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普通高中改造计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三个重大工程项目。地方层面要在办学条件、经费、编制等保障条件上做“加法”,在减少超大规模学校上做“减法”,在明确责任、健全机制上做“乘法”,在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上做“除法”;学校层面要充分发挥存量资源效用,在用政策、抓落实、调结构、提质量上下功夫。三是抓结构优化。要优化布局结构,有效利用高中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在县域内就学。优化普职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优化办学结构,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四是抓质量提升。要重点改革普通高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要重点增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积极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五是抓条件保障。要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抓紧建立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普及目标、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六是抓加强管理。要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和办学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和良好的教育生态。

陈宝生要求,要切实抓好攻坚计划的组织实施,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加强督导,加大宣传,特别是确保攻坚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进规划、进预算、进编制方案、进责任清单,全力打赢这场普及攻坚战。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上,四川省、上海市、山东省、江西省、湖南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楚雄州、北京市十一学校作交流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部分省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教育部相关司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各计划单列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后,教育部与四川、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备忘录》,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根据备忘录,教育部将与各省区加强合作,推动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普及水平、优化布局结构、强化条件保障、提升教育质量为主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完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攻坚计划。


...
发布日期:2017 年 04 月 27 日   
查看全文 >>
      

附件

云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的部署,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教育行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加快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结合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新要求,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进教育变革与创新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省按照“应用驱动,机制建设”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革教学方式,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义务教育70%的学校接入互联网,高校教育网络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义务教育多媒体教学覆盖55%的班级,60%的中小学教师建立了网络学习空间,教育资源平台为学校推送教育资源和课程,基本建成中小学学籍、助学贷款、中等职业教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信息数据等基础数据库,基于互联网“众创空间”建设应用,促进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边远的教学点也具备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齐课程和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的经费不断加大,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显现。

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已接入的50%以上的乡镇以下的义务教育学校带宽都小于10兆,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中小学校园网络的建设滞后,网络还未覆盖教学班;三是基于教育资源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低;四是教育管理的信息数据尚未得到整合利用,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有效共享使用;五是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效不高,作用发挥不足。

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加快建设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创新教育供给方式,为补齐我省教育发展短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服务云南“一带一路”和“五网”建设,推进“互联网+”的实施,围绕落实《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抓住云南教育改革发展时机,按照“应用驱动、夯实基础,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的原则,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创业就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应用驱动,夯实基础。根据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确立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加大投入,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全省“云上云”整体发展要求,推进教育的改革、创新。

(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根据全省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整合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现有的教育信息化资源,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协调推进信息化的集约化建设、整体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明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形成发展应用特色。

(三)融合创新,深化应用。探索信息化与教育的全面融合,为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动力,发挥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创新,形成教育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互动并进的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

(四)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从教育与管理应用需求出发,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系统,共建共治教育资源和教育数据及应用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和安全有序责任分担的管理机制。

四、总体目标

用信息化引领和带动云南教育的现代化,到2020年,建成与我省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夯实和加快网络环境建设,以教育网络建设、应用为抓手,整合、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和教育大数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强化教育精准管理,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切实转变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促进教育结构的优化、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云南教育向着结构更加优化、人才供给能力更强、教育质量更高,管理更加规范和更为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现代化方向迈进。

五、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服务能力

1.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内一流,“四全两有”(全覆盖、全高速、全应用、全管控,有专用通道、有校园网络)“万兆主干、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教育光纤网络;加快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到2020年,高校、职业学校和50%以上基础教育学校建成基于信息化的智慧学校;建设教育大数据的整合、共享、开发、应用环境,为教育管理和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支撑;主动与省“云上云”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依托省电子政务内网,建立覆盖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的教育电子政务内网。

2.全面普及班级多媒体教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施好“全面改薄”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2020 年,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实现义务教育班级全覆盖,完小以上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3.加快“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应用。推进以政府和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应用,实现有条件上网的教师建成网络学习空间,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有网络学习空间。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教研和网络众创空间建设应用。

4.加快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成国家、省、州市等各级教育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取省、州市共同建设或州市单独建设方式,加快省、州市两级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整合与引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和生成性课堂教学案例,实施名师课堂和名校课堂;利用教育资源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州市县和学校提供服务;高校(部分职业学校)要结合学校教育、科研和与企业跨界融合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资源平台建设,2018年底,建成功能较为完善、资源丰富的教育资源云平台。

5.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要求,2017年底,建成安全保障到位的五大类20个教育管理系统和教育数据中心,整合、开发、应用教育大数据,为教育管理、决策、评估服务;州市县和高校、职业学校结合需求,建设和完善与国家、省教育管理平台功能互补的管理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

(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

1.在建成云南教育资源云平台的基础上,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和推送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到2020年,使全省的所有学校接入国家和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大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引入、汇集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优质资源,开发制作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资源,到2020 年,建设1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资源,提供100个学科工具和应用平台,开设“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开设好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高校、职业学校,加快MOOCs、微课程的建设应用,建成与学科教学、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和精品课程体系。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各级各类学校要紧密结合课程和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加快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施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的流程再造,推广信息化环境中的混合、翻转、高效、线上线下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应用,支撑大规模班级教学方式下的个性化学习,推进和实施智慧教育。

2.各级各类学校要抓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要通过名师工作站、高校联盟教学资源与网络学习中心等形式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推进中职、高等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扩大学习空间使用范围,并在全省广泛组织网络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学习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影响力。加强全省教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使用的试点,提高网络教研和教育资源共享水平。

3.中小学校要抓好教育部在全国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扎实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实施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课堂,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提升实训教学水平,通过开发虚拟仿真实训教育应用软件,建设一批融合仿真技术、体感技术等新技术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要开发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信息化课程,通过远程教学,同步操作直播等方式,提升职业学校日常教学水平。

5.高等教育要通过信息化进一步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能力;要积极推动跨学校、跨地区课程共享服务,推动线上课程学分互认,促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广泛共享;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信息化促进高校提升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快终身教育资源和学分银行机制建设,完善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学分认证、学分互认、学分转换机制,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四)推进创业就业促进跨界融合

利用平台和网络空间,开辟创新驱动、“学研商企”(产学研)跨界融合的创业就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渠道和途径,深化高校科技工作的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1.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加快高等教育“众创空间”、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推广,推进“学研商企”的跨界融合和学生的创业、就业。在高校创建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推进创客行动和“众创空间”建设应用,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各类产品研发、生产、加工、检测、市场销售,毕业生就业的“学研商企”跨界融合运行体系。

2.在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中开展“创客教育”试点,搭建面向中小学生的“小发明家”创新平台,为学生的精彩创意和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提供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意识。中等职业教育要通过互联网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连接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推进中等职业教学实践与就业创业的有机结合。

(五)实施试点示范提升应用水平

实施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区、惠民示范县和示范学校建设,发挥好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支撑作用。

1.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目标,利用互联网建设50个教育信息惠民示范县,并将怒江州建成信息化应用示范州,推广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发展模式,以信息化提升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2.建设100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50个教学信息化应用示范区,2018年,实现宽带全覆盖、班级多媒体设备100%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学生学习空间人人通,利用“云+端”学习环境和教学软件,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质量明显
提高。

(六)加强人员培训加强专业化建设

按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好教育信息化局长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和中小学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教学点教师集中培训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教学点教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设课程、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组织实施好教育部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职业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七)加快管理信息化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到2020年,建成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教育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对教育管理、决策、评估提供支撑,大幅度提升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1.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高等学校的日常管理、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招生就业、学生工作、合作交流、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一系列工作展开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对高等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的重要支撑,以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质量、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办学条件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管理等。到2018年,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达到三级。

2.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日常管理、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技能发展、专业设置、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一系列工作展开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生个人职业技能水平、学业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办学条件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到2020年,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达到二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达到三级。

3.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中小学校的日常管理、课程教学、学习资源管理、测验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发展、安全保卫等一系列工作展开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实现对教与学工作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切实提升中小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水平。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办学条件管理、安全管理等。到2020年,大部分中小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达到二级、部分中小学校达到三级。

4.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管理、教育保育、安全防护、卫生保健、安全保卫等一系列工作展开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确保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幼儿管理、教师管理、教育保育管理、办学条件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统。到2020年,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达到二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达到三级。

六、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要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完善人员机构建设,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工作,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整体规划以及学校发展规划中。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建立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问责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视听等技术,加快智慧校园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应用。

(二)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接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划,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保障机制。

1.投入机制。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要整合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用市场规则,采取投融资方式,拓展经费投入渠道,提供经费保障和服务。要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统筹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等工作;要建立企业支持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鼓励网络运营商建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优惠机制。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生均公用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服务的政策,优化经费支出结构。要做到农村和城市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同步提升,并明确教育信息化经费在当地生均公用经费、教育附加费、高校学费中的支出比例,形成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日常性、针对性投入机制。

2.合作机制。保证教育信息化依法、依规健康发展和应用,推进购买服务、校企合作等机制办法的建立。

3.教育资源和数据共建共享机制。要推进国家、省、州市、县和学校教育资源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探索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和数据共享机制。

(三)整合资源,合作推进。要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形成合力,为学校、师生等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与此同时,要整合企业和市场的优势,以开放、创新、合作的新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应用。

(四)人才培养,提升能力。加强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建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等机构联合培养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紧缺人才,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较快培育复合型、实用性信息技术人才。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训,建成一批网络安全人才实训基地,推行校园网络安全专业资格认证和培训。鼓励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开展首席信息官职业培训。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强化信息安全服务,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五)明确责任,保障安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网络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网络安全与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网络安全岗位责任,网络安全工作的分管负责人、责任职能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做到安全到人,责任到岗。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全体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水平。

(六)督导评估,有效发展。制定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基本办学指标,各地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全面开展面向区域和学校的督导评估,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问责依据,以提升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
发布日期:2017 年 04 月 19 日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QQ在线
留言反馈
技术服务
 
Copyright © 2016  昆明易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     地址:昆明市高新区科医路176号昆明技术转移中心3楼
电话:0871-68319989  68326576     商务QQ:2736087914     服务QQ:2063444159    邮编:650118    滇ICP备13001430号-1